同城创客 > 创客教育 > 创客知识 >

奥数和编程学哪个好?

2018年3月16日举行的全国人大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对记者有关校外违规培训机构提问的回答引起了广泛共鸣,部长发言时的“鸡汤喝得众人醉,错把忽悠当翡翠;不听忠告听忽悠,负担增加人人愁”四句话击中无数家长的心,因为他一针见血地点出了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根源。

其实,“制造焦虑”是营销学和消费心理学中很常见的手段,因为焦虑是消费,特别是高消费、额外消费的直接动力。无论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真心认为STEAM教育相关的能力需要重点培养,还是仅仅为了利用孩子的学习成果来做家长群体中的炫耀资本,似乎都逃不出“焦虑”这个魔咒,成为STEAM教育被营销的对象。

从奥数热到编程热:能力培养不该变成应试枷锁

德勤中国的研究指出,STEAM教育处于早期探索发展阶段,仍需在一些领域做进一步完善以推动长期稳定发展,其中政策、企业、资本、家长、学校都是STEAM教育生态圈中不可或缺的持份者,而STEAM能力培养应该是最终目标。然而,现实真的如此“美好”吗?一位少儿编程企业的负责人告诉《科技与金融》,国内公立学校的目的性较强,开展STEAM教育的出发点常常是为了参加比赛出成绩,让学生获得高校自主招生的加分优势,拉高其名牌大学的升学率。

“不管企业是ToB还是ToC,很多人是冲着获得自主招生加分去学STEAM,所以商业模式能否持续,说到底要让他们看到学编程‘有用’,而不仅仅是‘有趣’。比如说有学校找我们教编程,说6月份开始,10月份参加比赛,12月份就得拿奖,那么最后只能交付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作品。所以实际上是老师预先想好了点子,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法来完成制作,甚至老师干预搭建。孩子没有经过循序渐进的学习和动脑筋思考探索,所谓培养逻辑思考和创新能力变成一句空话。”他说。

这就是STEAM教育行业中一个难解的矛盾。企业和资本逐利的本质,导致其往往为了迎合部分学校和家长的功利性目的,而热衷于鼓励学生参加比赛,或是以比赛加分为招揽,却与素质教育的宗旨相冲突,长期以往不仅达不到能力培养的目的,反而可能变成孩子的另一道应试“枷锁”。

另一方面,STEAM教育机构之间也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缺乏教学大纲,为了吸引眼球而超过了儿童实际思维认知能力。市场上有不少以比赛、加分、入名校为招揽的教育机构,打着STEAM教育“旗号”,宣传教具器材的品牌,误导家长选择教具品牌而非STEAM教育课程本身。甚至有机构将成人的IT培训稍作修改就成了少儿编程课,以致教学内容严重超纲,课程拔苗助长不仅会让孩子感受到过多的挫折感,无法动手和思考,长期以往更让他们对STEAM教育产生厌倦和抗拒心态。

今天,STEAM教育确实站在了政策的风口上,但“飞”起来的如果只是培训机构和资本的狂热,或是家长和学校的虚荣心和功利性,而并非中国的整体素质教育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苦的还是孩子。

因此,风口之下仍需保持清醒,清晰地认识到STEAM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指出,我国普遍存在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不能与市场需求相匹配、高素质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人才匮乏、STEM人才缺口较大等问题。

解决人才匮乏问题,首先需要符合我国国情的STEAM战略高度的顶层设计。虽然STEAM教育在政府政策中屡次被提及,但目前缺乏系统性的规划与实施细节计划。STEAM教育对于实现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推进制造业强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能仅仅把STEM教育作为教育内部的一种理念和方法,必须要站在为国家建设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来看问题,从产业发展、人才需求、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统筹考虑,整合全社会资源推动STEM教育的发展。

其次,需要建立全社会、全产业链的联动机制。目前STEAM教育产业仍处在启动期,企业“跑马圈地”,各自为战,教学质量也参差不齐。因此,应形成全国规模性的产联盟,全社会的合力推动STEAM发展。

再者,推广STEAM教育必须有一套标准与评估机制,但从全国范围而言,相应的标准仍然在摸索当中。如何评判教材教具优劣、课程质量、学习效果等,以及如何合理地在高考、自主招生中加入竞赛活动成绩等问题,都亟须一套完善的标准与评估机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都有较为完善的课程大纲设计和统一的评估体系,值得借鉴。

最后,建立高水平的STEAM师资队伍至关重要。眼下STEAM教育最缺乏的是跨学科的教育人才,而现有的师范院校、普通高校中并没有相应专业,合格的师资非常紧缺。普通高校和师范院校中开设STEAM相关的选修课或必修课,特别是针对工程、设计、理科等院系的学生,甚至是设立STEAM专业院系及研究院,为现有在校中小学教师提供提升跨学科创新能力的再培训等方式,都将是缓解师资不足、提高教学水平的可循之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