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乔布斯年轻的经历看创客的定义
我们知道创客是从英文maker一词翻译过来的,其核心是“狂热爱好者自我的痴迷钻研学习+ DIY”。而将这些置于理解的核心,再加上创新的本质诉求和时代表现,就可以准确说明创客的概念。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用创客一词来说事儿了。
为了更形象地说明,我们通过真实案例说说一个创客的基本活动过程和方式。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前CEO,被称为“苹果之父”。 1976 年,时年21 岁的乔布斯和26 岁的斯蒂芬•沃兹尼亚克成立了苹果电脑公司。乔布斯先后领导缔造了麦金塔计算机、iPad、iPod、iTunes Store、iPhone 等诸多知名数字产品。 1985 年,乔布斯获得了由里根总统授予的国家级技术勋章;1997 年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2007 年,乔布斯被《财富》杂志评为年度最伟大商人。 2009 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这十年美国最佳CEO,同年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之一。 2011 年10 月5 日逝世,终年56 岁。 乔布斯从小就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有一次为了弄清杀虫剂是什么味道,乔布斯和小朋友们竟溜到医院里试图搞点杀虫剂尝尝。他还喜欢把发夹插到电源插座里,因为这样可以产生一种刺鼻难闻的气味。 小乔布斯在学校里也有些另类,有些不合群,喜欢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发呆。上课时有时也不好好听讲,搞些小动作;他也不做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一直到小学4 年级,这种情况才改观。一位叫伊莫金•特迪•希尔的女老师影响了他,这位老师花了1 个月的时间了解乔布斯,并积极鼓励他努力学习。小乔布斯的学习热情就这样被激发出来了。 乔布斯这样的童年,却是有着背后的原因的。乔布斯的另类、不合群,其实是因为他从同龄伙伴那里感觉并没有收获什么,得到的尽是麻烦,所以乔布斯感觉已经与他们格格不入了;乔布斯对老师和课堂的表现,其实是他觉得这些内容满足不了他的学习欲求;最主要的,乔布斯已经从小形成一种对电子学特别深的爱好,会时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可以很长时间去动手做一个电子小线路的制作与设计改进;他会不断地对已有的电子学理论做学习和提升钻研,他对所有的新的电子学进展都十分关注并如饥似渴地求学和追询。 乔布斯大学的退学其实也是这样。17 岁时,乔布斯进入了位于太平洋沿岸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里德学院。里德学院以崇尚自由思想而著称,这也是乔布斯选择它的最重要理由。然而,6个月之后,乔布斯又发现自己完全不知道这样念下去究竟有什么用。大学的课程索然无味,他找不到人生目标,也不知道继续在大学待下去对自己有何价值,他决定退学。不过乔布斯虽然退了学,学校仍默许他住在学校里,任他旁听自己喜欢的课程。 退学后的那段时间,他对电子学的追索越来越强化,他问的问题甚至已经可以难倒很多电子学专家;他还常常思考电子学已经有的和还没有的能力,电子学还能怎样变化发展和应用。这也是他后来成为电子学引领创新者的核心基础和动力原因。 当然,还必须提及一样经历。在大学退学这段时间,乔布斯旁听的一门书法课程让他受益一生。在回忆这段经历时,乔布斯说:“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这也成为乔布斯一生的价值标准。这也构成了他勇于不循常规、敢于大胆创设发展、敢于冒着常人不屑的眼光按自己的思路、历经十多年经历失败才实现自己的创设的核心心理基础。 另外,乔布斯也对时代发展的需求有着自己敏锐的观察和判断。这也是他在电子学等方面形成的基础能力与思维方式结合时代科技特征需求,结合其他自己所学的数个学科的基础科技形成的结果。1976 年,由于有了雄厚的电子学基础经历,乔布斯和他的初中同学沃兹,在一个车库里,成功拼装了一台个人电脑——Apple I。后来伴随着Apple II 的诞生,一台让电脑在家庭普及的机器,后来成为PC 行业的经典产品。因此一夜之间,26 岁的他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到此时,乔布斯完成了一个创客最完整的从学习、实践到创新的全过程。中间,他经历了一个创客必然经历的各种事情。然而,就算经历坏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有些时候,生活会拿起一块砖头在你的脑袋上猛拍一下。不要失去信心。我很清楚唯一使我一直走下去的,就是我做的事情令我无比钟爱”。
上图是美国人所画的乔布斯的漫画形象,美国人心目中就觉得乔布斯是这样的。这说明,每一个创客也一定有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特有的形象,有自己的个性化特征。这些个性化特征形成个性化成长过程和经历,成就个性化路径,成就个性化发展,成就个性化成果,成就个性化贡献。或许这正是每一个人来这个世界一遭应该完成的自己的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