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创客 > 创客教育 > 创客知识 >

李亦菲:从创客运动到创客教育

创客教育或者STEAM教育,到底是一个有持续生命力的事情还是昙花一现的事情?不知道大家支持哪一方观点,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创客教育以及跟它相关的STEAM教育,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非常有生命力的事情。创客教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这个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卢梭时代,后来有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在皮亚杰之后就是创客运动了。它一以贯之的核心东西是什么呢?就是强调学生要从亲身经验、自然世界、真实世界和实物中去互动和学习,而不是从抽象的符号和文字,通过语言讲解或阅读来学习。

我们让孩子们从直接经验中学习,而不是从间接经验中学习,所谓的间接经验就是二手东西,书上写的、老师讲的都是间接经验,对于学生来讲直接经验就是他亲自观察、亲自动手做的经验。以前这样的教育方式有不同的名字,最早我们说自然主义的教学,后来有所谓的和材料打交道,在环境中探索学习,从科学教育到实物教学,利用实物进行教学。尤其在幼儿阶段,比如说“幼儿园”这个词的创造者,我们知道卢梭的核心观点是要让小孩有一个真正的童年,在玩耍中学习,这些理念其实很早就有。

创客教育无非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实物教学、基于材料的学习、在环境中探索学习等一系列学习方式的延续而已,它的本质是一样的,就是强调直接经验。

那么创客教育与这些传统在现代的延续,有什么不一样呢?实际上现在越来越重视创新,越来越重视创造,而创新和创造是最可能从什么地方发展起来的呢?就是从直接经验发展出来,从你和真实的现象,真实的现象和外部的具体实物互动中发展起来,真正的创新绝对不是靠看书和听老师讲课发展起来的,这是一个时代的趋势。

以前我们可能通过听课,阅读一些书籍,好像就能学习知识,我们应付考试得了一个高分,好像就能够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而且工作经常也是跟一些符号打交道的。我并不是说这些工作不重要,但是我们知道现在凡是跟符号打交道的工作很容易被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替代,因为计算机是处理符号效率最高的,所以现在能够被计算机取代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和符号打交道的工作,这里所说的符号不仅仅是文字符号,比如像机器翻译,语言理解,包括数学运算都是跟符号打交道,计算机比人做得好。还有形象的符号,人脸识别,各种真实实物的符号,这些都算符号,这些东西被机器替代的非常好。

什么东西是机器替代不了的呢?就是一手的经验,动手做,和人打交道的人际沟通能力。所以如果想在高科技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必须要学会跟真实事物打交道,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能独自一人,要学会合作,跟人形成合作团队共同完成创造性的任务。

美国把学生培养目标确定下来,4C中有两项跟物打交道,有两项跟人打交道,跟物打交道包括批判性思维,包括创造力;跟人打交道就是交流和合作,这些核心能力应对的就是创新驱动的链条,在这个创新驱动的链条里面每个人都在自然界中去探索,我用的词是捣鼓,捣鼓过程中就可能产生一些发明,这些发明如果有实用价值,我们就转化为正规设计,设计就会进一步转化为生产,那么整个人造物的世界就呈现在我们面前,又为我们捣鼓这些东西提供了更多材料和内容。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乐趣就是和大自然打交道,在大自然中去探索、捣鼓,对各种各样已经有的人造事物进行探索、捣鼓和改造,这样一种探索行为和改造行为,还有我们所说的去捣鼓它的行为其实就是创客

创客实际上就是一种捣鼓的行为,在捣鼓的过程中我们力求有所创造,有所发明,但不是所有捣鼓的活动都有发明。可能只是一个东西坏了,我们拆开它修一修,把它修了能够重新运转,这也是一个捣鼓行为。在修的过程中,我们想增加新的功能,不仅是修一修而已,我们还可以改造一下,让它变得多功能一些,这种多功能可能就是为了满足你个人的需要,如果这个改进不仅对你自己有价值,而且对其他人也有价值,这个东西就有可能商品化,你可以把它变成一个专利,然后给别人去做规范化设计,把它转化为产品,这样就开始走向了创新,走向了创造。所以创新、创造和创业就是这么连续走下来的。

我们现在特别强调所谓的双创教育,讲创新创业,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这是我们国家促进改革的大方向。这个方向其实是需要以创客教育作为依托,没有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创客教育。我们到大学阶段才做创新创业教育其实是来不及的,因为人的思维在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就被固化了,如果思维被固化了,再想有所创新其实是很难的。当然也不是说完全不可能,更重要的还是有没有这种环境,有没有这种机会,即使一个人大学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只要他还处在一种鼓励创新的环境中,他仍然还是有可能创新的。

我最近和杨中介老师讨论了很多问题,我非常欣赏他做的事情,他能够在短时间内让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技术的老师快速打破原来固有的观念,然后做出让他自己都不能相信的创新来。所以只要敢去做,敢去探索,敢去捣鼓,这就是创客行为,他是用创客方式在培训老师,我特别认同这个观点。

我们现在特别鼓励让中小学生有创造力,有创新精神,我们甚至希望中学生能够发明创造和创业。但实际上没有探索和捣鼓的精神,是不可能真正有所创新的,所以我们老师们要让学生能够投入到创客教育、创客活动中,他们会逐渐找到创新的感觉,可能会走向创业,这就是我说的创新驱动新的思路。

我讲的内容是一个大的系统,在这个大的系统里面我首先会去描述创客运动在美国到底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我这里的描述是短时间的描述,是从1969年、1968年这个时间说起。从那个时代展开的创客运动有一个更长的历史。后来直到现在一共出现了五个流派,越到后面越走向教育。

大家了解到这个趋势,从创客运动走向创客教育,这是1968年的时候,第一批创客,他们是作为构造者,构造主义或者是建造主义的代表,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第二个是美国探索馆的创始人,他本身也是物理学家,他启动的是通过一个手工制作的传统工具来开展创客教育方向,是用高技术开展创客活动。这两个人大家都很熟悉,他们是把高科技卷入到人的日常生活中,使高科技和生活相联系,一个是采取自由方式,一个是采取自由化方式,这就是苹果公司两个创始人,他们在八十年代真正推动了整个数字化科技的革命。

其实在期间还有很多人物,使创客运动从大学、从少数精英人物扩展到全体公众,真正发展成为创客运动,再往后走就走向了创客教育。现在在我们国家STEAM教育是一个方兴未艾的时期,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来推动创客教育的运行。